仅用一年就拿到IB认证的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上海访校
文|张慧
“激发潜能,成就卓越”
——上海交大附中IB课程中心
IB教育被称为成熟的国际化素质教育。教育理念是终生教育(Education for Life),通过综合、平衡的学科设置及富有挑战性的评估,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旨在帮助学校努力发展青年人的个人才智,教会他们把教室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外部实践相结合。根据IBO的最新数据,有153个国家的4775所学校开设了IB项目,就读IB项目的学生数达到140万人。截至2018年6月27日,中国地区共有133所IB授权学校。
为了深入了解IB课程教育,2018年五月下旬,新学说实地探访了针对IB课程教育开设的上海交大附中IB课程中心。
关于上海交大附中IB课程中心
上海交大附中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一流高中,一直致力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先锋。2011年,上海交大附中引进领先的IBDP国际课程,成立IB国际课程中心,开设IBDP国际课程实验班,为高中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2014年,学校正式获得上海市教委批准,增开设公办性质的IBDP国际课程试点班。
采访过程中,新学说了解到,上海交大附中于2006年成立国际部。交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是一脉相承的,由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数量日趋增多,因此当时成立的国际部主要供外国留学生读预科,只招收外籍学生。这个契机的出现给予了交大附中徐向东校长灵感,从交大预科起步,逐步发展出外籍学生的学历课程以及现在的IB课程教育等国际化教育。
2008年,在当时还未出台针对国际学校政策的上海,徐校长被IB课程的全人教育、终身学习、文理均衡、研究性学习等理念所吸引,认为与交大附中培养的学生的方向相吻合。在IB课程学校尚且较少,国内办学极具挑战性的情况下,交中IB课程中心开始探索之路,从2010年底开始申请,到2012年5月,历时仅一年半的时间就顺利拿到IB课程认证。
国际化+本土化的教育模式
秉承“国际化的教学融入本土化的教育”,交中IB课程中心办学以富含本土情怀的全英文、多元化教学为特色,注重理工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培养。目前课程中心全职教师32人,其中外籍教师23人,中国籍教师9人。
英语、数学、物理、生物、商业、经济、知识论、心理学、音乐、艺术、戏剧学科全部由外教授课,化学学科中包括一名中方双语教师。语文学科由中方教师授课。所有任课教师均具备IBO认可的执教资质,并拥有丰富的国际课程教学经验。除语文学科外,均采用全英文、多元化授课模式,教师授课注重启发和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校成立初期,因国内成熟的IB课程教师较少,因此交中IB课程中心授课以外教为主。学生在毕业后即将进入国外环境,在高中阶段接触到西方文化和面孔对他们的日常教育和沟通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够让孩子未来更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学习。直到现在,学校始终秉承着“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国外生活和学习”的理念,坚持以外教授课为主。外教在授课时非常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懂得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研究性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力度很强,因此毕业生非常适应国外学习和生活的模式。学生全方位能力的训练以及在国外良好的适应得益于IB课程。
目前学校针对IB预备阶段(高一阶段)学生开设IGCSE改良课程、国内必修课和IB预备课程,针对高二、高三学生开设IBDP文凭课程。按照IBDP课程的要求,学生选读六个组别的6门基础课程加上3门核心课程,其中,3个核心课程是IB课程的一大亮点。
IB 三大“核心课程”
认识论 TOK(Theory of Knowledge)
01
训练批判思考方式并将其应用在具体学科的学习;
专题论文 EE(Extended Essay)
02
一个或多个学科的视角,探索一个感兴趣的并具有全球意义的主题;
创造、行动与服务 CAS(Creativity, Activity & Service)
03
透过服务开展学习的机会,学生利用现有的学科知识提供服务,并通过服务对学科领域产生新的、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认识论和专题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可以被看作是高中到大学学习的延续,初步涉及了大学里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能够让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无障碍地衔接大学课程,以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交中IB课程中心的IB课程已经很好地与国外大学课程接轨,在课程的开设上尽量保持丰富性,同时也是上海唯一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国际学校。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化人才
交中IB课程中心把国际化的教学融入本土化的教育,对学生的日常行规管理纳入了交大附中大德育的统一管理和要求,努力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情怀的国际使者。
和其他公立学校的学生一样,IB课程中心的学生们也要经历学军、学农等社会实践。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一起做饭,一起种菜,体验生活百味;军训时,培养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学校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通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挑战自己,开拓课程之外的各项领域。目前,在校生300余人,共拥有40个以上学生独立创办和运营的社团,涉及科创、艺术、体育、志愿服务、学术等各个方面。
高一、高二学生在校园里种植薰衣草
人文情怀、理工素养、职业探索是交中IB课程中心育人的三大特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学校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并为学生们在音乐、戏剧、艺术等领域不断尝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力支持学生们参与各种科创和竞赛类活动,人文类社团多达20余个,理工素养类社团10余个。学生们多次在美国学术十项全能赛、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市科技创新成果、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比赛上斩获奖项。
为帮助学生进行IB课程和未来大学专业的选择以及未来职业的探索,IB课程中心定期举行职业相关活动,通过企业参观访问等活动帮助学生们了解相关职业,以进行未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
学生们参加北京大学交流与实践活动
优质的输入和产出,升学成果喜人
交中IB课程中心发展到2018年即将迎来第五届毕业生。自2011年创办以来,海外大学升学成果喜人,大批学生录取海外名校,录取率达到100%,其中约80%学生进入美国前50或者同等的世界名校,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霍普金斯、莱斯、康奈尔大学、加州伯克利等世界一流名校。
在2018年91个毕业生中,50%的学生进入全美排名前30的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以及同等层次的海外大学就读,近90%的学生进入全美排名前50,英国前20的大学就读;其中申请英国学校的17个毕业生中,11名被英国G5大学录取。
生源和升学成果息息相关,相较于关注升学率和升学成果,学校更加注重学生三年来的提升。学生在入学时达到什么水平,能力如何,在毕业时提升到什么水平,能力进步到什么程度都是学校测评和考察的对象。IB课程中心校长姚瑞丹女士表示:“学生的入学水平只是一个基础。进入学校后会给学生更全面的发展,三年后学生能有大幅度提升,才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们的成功。”
同时,姚校长还对国际学校学生们的未来发展问题提出了设想:当下,国家出于对学生入学公平性的考虑,国内大学只招收上国际课程的外籍学生,却不招收接受国际课程的中国籍学生,因此IB学生只能出国深造,只有华山一条道。从眼前来看,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内流失掉部分优秀学子,但未来却也未必,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都会选择回来报效祖国。当然,如果学校能够用IB课程促进国内课程改革,同时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让那些中外合作类型的国内大学也能够开放招收国际课程的学生,那么对于中国教育来说也是一种突破。
校园环境
从2011到2018,交中IB课程中心始终秉承着IB理念,鼓励学生们激发潜能,成就卓越,为世界名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更不断为基础教育领域改革作出贡献,让国际教育走向更好的明天。
相关阅读
打造课程“俱乐部”,A-Level体系下的融合式国际学校丨上海访校